经过历代的积累,中国学术已具备极其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传统;一批既熟谙国故又兼通西学的学者,引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,从而在分析中国文化问题时视野更广阔;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改变了人们过去很多不准确的认识,使重估中国文明成为可能。这些条件都是以前的学者所不具备的。
然而,上半世纪持续的战乱与下半世纪的政治运动,几度使“偌大的中国竟放不下一张书桌”,文化事业和学术研究遭到了一系列根本性的破坏,优秀的学术传统不止一次面临中绝的危险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仍然有一批又一批的学者,以巨大的毅力,不懈的努力,为中国文化的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。《释中国》(胡晓明傅杰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)一书,选辑了章太炎、王国维以来一百余位学者论述中国历史文化问题的论文,从中体现出踏实的学风和求实的态度,揭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某一特点,解决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某一问题,较前人的研究有所推进,俾后来的学者有所遵循。